
現代許多人都會在家中安置魚缸,除了美觀之外,更是一種寓教於樂的興趣。而飼養魚其實跟養貓、養狗一樣,都需要細心照顧,不論體型大小,每條魚都是生命,但在飼養之前需要先知道自己生活的環境是否適合養魚,而養魚條件大致歸納有以下五個條件:1.適合的硬體設備2.適合的水質3.溶氧量4.環境適應5.管理的適當。
在我們養魚前,最重要的不是魚,而是魚缸。近期掀起一股DIY的風潮,而你知道嗎?養魚不只是有直接買魚缸的這種方法,還有可以有趣的自行組裝魚缸唷,下面我們就DIY魚缸的部分來做瞭解吧,讓您也能成為養魚!
首先介紹適合一般居家魚缸的外壁選擇及事前材料
常見的魚缸材質有三種:1.壓克力魚缸2.玻璃魚缸3.超白玻璃魚缸
1. 壓克力魚缸:透光率高(約92%)、重量輕(為玻璃重量的40%)、耐撞性佳、保溫效果佳、易清潔、安全性高(一體成形) 、不耐刮但保養簡單(手動即可)、壽命長(20年) 、搬運容易、但是價格貴。
2. 玻璃魚缸: 透光率差(約76%)、重量重、耐撞性差(易破)、保溫效果差(溫度變化大)
、清潔不易(易附著藻類)、安全性低、耐刮但保養不容易、壽命長(20年) 、搬運困難(重量重) 、價格便宜。
3. 超白玻璃魚缸:透光率佳(約91.5%)、重量重、耐撞性差(易破)、保溫效果差(溫度變化大)、清潔不易(易附著藻類)、安全性低、耐刮但保養不容易、壽命長(20年) 、搬運困難(重量重) 、價格貴。
DIY魚缸時所需要的準備材料:
準備材料首先當然是魚缸本體(初學者建議先買30cm小缸,約1呎) ,接著再來是2.燈具3.過濾裝置4.打氣設備5.加溫設備6.底砂。
魚缸組裝步驟及需要注意的地方
養魚的步驟多,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囉!
首先是缸體的組裝及擺放的位置,最好魚缸背景是個素面乾淨色澤的牆,如此一來欣賞魚兒時不會受背景所干擾;再來是我們必須把每一面玻璃來個假固定,然後在每片玻璃的交接處上打上矽利康,並等矽利康硬化才能注水養水,為何要養水呢?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殺菌用的「氯」,所以最好是放個一兩個禮拜,待它揮發掉才能拿來養魚養草;再來是底砂沖洗,如果忽略此步驟,水很容易混濁不清澈。接著我們把過濾器外掛上去,過濾器的功能在於可以過濾水中髒污並且過濾魚兒排泄物,然後把沖洗過的底砂鋪在缸底2~3公分,接下來就是把養過水的水小心倒入缸中,切勿直接大量倒入,因為會把底砂沖散,水大概倒個八分滿就可,再來上燈具就完成了。
備註1:如果可以再加入水妖精,水妖精除了過濾雜質與毒素以外,還能增加水中的「溶氧」。
備註2:在做魚缸的外壁黏和動作時,需要注意的是矽利康需要使用酸性的矽利康,因酸性矽利康的黏著度較高,使得矽利康可以抵抗水中的壓力。如果使用中性矽利康可能會造成玻璃接縫處不牢固而開始漏水,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導致整體破裂。另外品質上也需要選用好的矽利康,用不專業的牌甚至是通用的都不會比DOWSIL的酸性矽利康適用。
後續清潔保養及換水相關注意事項
我們應有定期保養的習慣,基本上每個禮拜至少換水一次(換1/3水量即可);還有魚缸切勿長時間太陽照射,每天餵食一次切勿多次,以防魚兒吃到破肚;水溫盡可能溫度變化不要過大,定期清理缸壁髒污青苔,如此一來可以常保魚缸清澈。
最後我們在選購魚缸時,最好還是要有個預算範圍,因為多一呎的魚缸大小,可是會增加很多費用;另外餵飼料時不要一次餵太多,一次倒一點,確保每隻魚都有吃到,盡量不要讓飼料沉下去,不然會汙染而影響水質。
【延伸閱讀】正確矽利康使用方式,幫你解決魚缸漏水問題
相關產品
